????所有大學,幾乎沒有一個不說自己是以學生為中心、全面育人的。但這個口號已喊了幾十年,還在不斷重復,其實是因為沒做到或者做好! ????對于教育和教學,教育工作者和關心教育的人都有很多看法,甚至是怨言,而且抱怨已久。就我個人經(jīng)驗,從1977年進大學,然后讀研究生、做老師、當院長和校長,直至創(chuàng)建和運行國際大學,可以說三十多年來耳邊的這類怨言一直沒斷過,但也沒看到有多么大的改進。為什么老是不變呢? ????我曾參加一次非常重要的高校咨詢會,感到比較失望。聽到的報告、改革方案、分組討論著實讓人失落,因為大家關注的基本上是大學內部管理中的事務性問題,如下一輪的評估或“教育工程”、內部行政管理權限的劃分、教授指標的分配、如何追逐各類項目或指標等,很少涉及這個時代對人才的需求、教育發(fā)展的趨勢、現(xiàn)代技術和社會對教育的挑戰(zhàn)、教育如何應對挑戰(zhàn)等。這個現(xiàn)象印證了管理大師德魯克先生曾經(jīng)指出的,“公共組織的變革很難從自身發(fā)起,大都需要其受益者或外部人士去推動其變革”。例如,具有“現(xiàn)代大學之母”美譽的洪堡大學的建立并不是由教授來推動的,而是源自一個外交官的努力。美國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大學變革也是由于社會普遍對大學的不滿而引發(fā)的。 ????很多人說中國的教育問題是體制問題,我不反對。但我想說,不要永遠以體制為借口推脫自己不積極行動的責任。在體制演變的過程中,有大量的管理和技術問題可以解決,無須等待!令人欣喜的是,已有一些包括國立大學的校領導,充滿了教育的情懷和育人的激情。如果中國高校有1/3這樣的人,如果我們教育體制改革能促使涌現(xiàn)出更多這樣的教育領導、管理者和教師,中國社會選人用人制度的眼光也能逐步從證書移向人才的素養(yǎng)和能力,中國的大學、中國的教育還是大有希望的。 ????以學生為中心,就要幫學生學會學習和成長 ????當走進一所學校,無論其說辭如何,會很容易感受到:這個學校到底是以學生為中心,還是所有人的眼光都是圍繞著校領導或上面的指標轉。例如,目前很多學校更關心一流大學評估,如何湊數(shù)字搞一流學科等等,而不是怎樣適應新形勢幫學生獲得最好的成長。 ????那么學校到底怎樣做,才是以學生為中心呢?反思網(wǎng)絡化了的生存環(huán)境,不難從自己和學生身上發(fā)現(xiàn),學習的行為方式正在發(fā)生著革命性的變化。傳統(tǒng)的教育,從最原始的宗教到知識的傳播到研究再到重視社會服務和文化引領,基本上只是大學的功能不斷地向外延伸,在運行模式上幾乎無革命性的變化。但在知識獲取日益便捷廉價的當代,人們很難“無知”。以傳授知識解決無知的問題已不再是大學的主要任務?,F(xiàn)在人們遇到的問題往往是信息、知識太多,要在雜亂的知識中選擇正確的,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或完成任務或迎接挑戰(zhàn)。不懂一件事不怕,“谷哥”“度娘”可以幫你獲得相關信息和知識,得到一個大體的答案,難的是你如何判斷它的正確性?,F(xiàn)在是有知,但不見得懂,不見得會,這才是這個時代學習要解決的最主要任務,相應地,大學課堂也不僅僅是讓大家“知道”就行了的。 ????依此我們來考察現(xiàn)在人們日常的兩種學習行為:“Formal Learning”(正式學習)和“Informal Learning”(非正式學習)。 ????課堂、教學大綱的設計基本上是正式學習。先不說正式學習好不好,認真思考現(xiàn)在的正式學習中,有多少老師認真研究學生為什么要學這門學問?這門課想訓練學生什么樣的素養(yǎng)?什么樣的能力?什么樣的知識?用什么樣的方式去訓練這些東西最合適?怎樣保證學習的效果?這些根本問題要么沒得到重視,要么沒得到有效的研究。 ????在我所在的大學,我們所做的探索是正式學習已不再是一門課、一本教材、一個老師、一堆知識點。課程由Lecture(講座),Tutorial(輔導),Seminar(研討),Project(項目),Workshop(工作坊),Self-study(自學)等組成。講座一般采用大課形式,主要是引導學生如何學,輔導是以小課的方式幫學生解讀學習中的問題進而深入探索,研討主要展現(xiàn)該領域最新進展以引領學生進入前沿,項目則幫學生以實際問題的研究整合所學知識并訓練其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工作坊等則提供師生更廣泛與深入的交流。在這樣的正式學習中,最核心的是自學,因為上述所有環(huán)節(jié)都要求學生在參與之前進行充分的準備,整個學習過程實現(xiàn)的是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和成長。 ????大學除了需要迅速改進正式學習,還需要對比重日益增加的另一種日常學習行為即非正式學習給予更多的重視和支持,如給學生大量的時間自學、研究、參與各種各樣的有利于他們成長的活動。同時要研究怎樣以正式學習引導非正式學習,使其更有價值,以幫助學生在全球化時代和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學會學習和成長。 ????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人強調“體驗式學習”,中國民間也有“聽一遍不如看一遍,看一遍不如做一遍,做一遍不如講一遍,講一遍不如辯一辯”的說法,西方人則講“Learning By Doing”(干中學)。還有一種學問,叫做“Education Cybernetics”(教育控制論),即教育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校提供環(huán)境和資源;老師提供指導;學生學習或相互學習。那么,在該過程中教育者提供什么樣的干預,會讓學生及其他利益相關者都能得到最大的價值?這也是現(xiàn)代教育需要探索的重要任務之一。 ????大學是一個學習的地方,但不只是學知識,更是一個幫學生健康成長的地方。以學生為中心,就是學生應處在核心位置,老師要把自己看成是一種教育資源,看成是學生學習的幫助者,而不是塑造者,然后學校提供各種豐富多彩的教育資源和平臺,支持學生有效學習。在這種情況下,課堂的正式學習只是學習的一小部分,而且是引導性的,大量的學習發(fā)生在課堂之外,以非正式學習的方式,學生通過自學、案例、項目、研究、實習、團隊合作甚至是社會的調研等使自己習得知識、訓練能力、提升素養(yǎng)。 ????教育時評:大學的價值是讓學生更有智慧 ????我要評論 ????2016年05月03日 13:09:12 來源: 光明日報 ????評論0 ????打印 ????字大 ????字小 ????讓學生更有智慧,是大學價值的真正所在 ????網(wǎng)絡化環(huán)境和信息技術使社會形態(tài)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幾乎所有的組織都在思考它的新版本,大學概莫能外,否則將會面臨哈佛管理教授預言的那樣將面臨破產(chǎn)!那么大學的新版本是什么? ????近年來,關于MOOCS、網(wǎng)上教育討論的比較多,雖然不少網(wǎng)課只是把傳統(tǒng)教學計算機化,但也有非常成功的例子,如美國的可汗學院。假如一些公司出重資吸引全球最優(yōu)資源搞網(wǎng)課開發(fā),用現(xiàn)代教育的方式提供服務,便會吸引足夠量的學生選讀,公司可獲高額利潤,于是沒有一個大學可以跟這門課程較量。如果因高額利潤有成千上萬這樣的公司涌現(xiàn),而大學依舊遵循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單純地提供知識,大學一定會被打敗。但是,如果大學認真研究現(xiàn)代環(huán)境下校園學習的意義和價值,其實有一千個這樣的公司聯(lián)合起來也沒辦法打敗這樣的大學,因為這些公司很難制造出校園的價值。那么校園的價值是什么?如果沒有考慮清楚,就有可能敗在這些公司的手下。如果考慮清楚了,你既能利用這些公司站得更高,又可使校園的價值得以提升。畢竟,一個人在屋子里通過網(wǎng)絡選學50門課,跟在校園里學50門課的價值完全不一樣。 ????每個人都希望有所成就,所以選擇入校學習,然后去干一番事業(yè)。人類從事一項事業(yè)可能有幾個途徑:當外界環(huán)境相對確定,利用人類已經(jīng)積累的知識就可以實現(xiàn)目標,此時需要學習知識。但當不確定性比較高時,簡單運用知識已不足以解決問題,例如,現(xiàn)在的房地產(chǎn),是買還是賣。這種決策不僅需要知識,還需要價值判斷、綜合分析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等。如果再進一步,這個世界變得更加不確定和模糊,人們看不透未來。如果再走向極端,面臨的環(huán)境高度不確定、復雜、模糊和快變,怎么辦?此時,只能相機行事,為了生存和應對挑戰(zhàn)不僅需要知識,還需要能力、素養(yǎng)和智慧。 ????那么,在能力、素養(yǎng)和智慧越來越重要的時代,大學教育能夠滿足時代的要求嗎?能力怎樣訓練?素養(yǎng)怎么提高?如何讓學生更有智慧?自然,以灌輸知識為主的教育已遠遠無法適應時代的要求。不難理解,能力靠訓練和實踐,素養(yǎng)需熏陶和滋養(yǎng),智慧在感悟和啟迪,那么學校如何有意識創(chuàng)造這樣的條件和環(huán)境、如何營造氛圍和文化、如何設計教學和活動,幫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提升他們的能力、素養(yǎng)和智慧?怎樣有意識地把這些訓練納入學校的育人計劃?這是當代大學需要深入探索的。 ????為了讓學生更有智慧,大學需要倡導研究導向型的學習和教學。 ????所謂研究導向型的學習,目的是啟迪學生的好奇心以釋放其學習的動力和潛力,訓練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孕育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行為,發(fā)展他們的一種復雜心態(tài)(Complexity Mindset),提升他們的終身學習能力。 ????研究導向型教學的關鍵首先是改變學生的學習目標和過程。不是應試,而是“解惑”;不是簡單教知識,而是領導學生學習。例如,以一門課程知識體系所解釋的現(xiàn)象和要解決的問題入手,嘗試通過課內外學習和研究甚或實踐去解釋現(xiàn)象、回答問題、應對挑戰(zhàn),幫助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習得知識、鍛煉能力、提高素養(yǎng)、增加智慧。 ????其次是老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以知識講授為目標的教學方法,不再是一門課一本教材一堆知識點,而是根據(jù)所授課程的知識體系所涉及的領域,以相關的現(xiàn)象、問題、困惑、人類的挑戰(zhàn)甚或當下的社會現(xiàn)實問題入手,引導學生思考、學習、研究和解決問題,并在整個研究或探索型學習的過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導和支持。 ????最后,學校需要構筑資源環(huán)境和支撐體系,支持學生和老師的這種學習和教學活動。如果學校能營造這樣一種融合網(wǎng)絡資源的超現(xiàn)實的學習和研究環(huán)境,幫學生從過去的記憶和理解知識轉變成通過研究問題和現(xiàn)象獲得知識、能力、素養(yǎng)和智慧,老師從過去的“教書”變成現(xiàn)在的“領導”學生研究型學習,并和學校一道幫助和支持學生通過這樣一個探索之旅獲得健康成長,校園的價值將是任何網(wǎng)上課程或公司無法比擬的。在這個過程中,教學的關注點從過去的知識轉化到現(xiàn)在的問題和現(xiàn)象以及學生的成長,學生收獲的將不僅是活的經(jīng)過整合的知識,而且學會了找知識、整合知識、解決問題,學會了研究、與別人合作,學會了表達和溝通等等,更重要的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升了他們自己的能力、素養(yǎng)和智慧。這樣的教育必然有利于師生形成開放的心態(tài)、全球的視野和強大的競爭力,成為世界玩家(Global Player)。當我們師生員工以世界玩家闖蕩全球的時候,誰又能質疑我們大學或教育的價值和地位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