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舒
夜讀王勃名篇《滕王閣序》:“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蔽闹猩婕皟晌蝗私埽宏愞c徐孺。
陳蕃,生年不詳,東漢名臣。他少有大志,舉孝廉,授郎中,因母去世,辭官居喪,后由太尉李固薦舉為樂安太守。其上司青州刺史李膺治政很嚴,不少下屬官吏因懼而紛紛辭職,唯陳蕃因政績清廉而頗負佳譽。其時,外戚梁冀權(quán)傾天下,耳聞陳蕃能力很強,便派人托他辦一私事,陳蕃公正不阿,嚴詞上疏批評梁冀助長請托不良之風。此疏得罪梁冀,陳蕃降為修武縣令。
陳蕃后改任豫章(南昌)太守。他去豫章前,聞當?shù)赜幸幻啃熘桑秩孀?,此人從小是神童,長大后“恭儉義讓,淡泊明志”,被譽為“南州高士”。因其賢名聞達,朝廷屢次請他出山,均“不就”。陳蕃對賢達名士一向十分器重,一到豫章,他不進官衙先訪徐宅,“欲先看之”而后快。一位清官,一位高士,初次相會,一見如故。
徐稚9歲時,與人賞月,某曰:“若令月中無物,當極明邪?”徐對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無此,必不明?!彼贂r家貧,自耕自食,還說非勞所得不食,特立獨行。陳蕃贊徐稚品格高潔,想聘請他任功曹,遭婉拒。不過,徐稚也敬重陳蕃清廉耿直,便接受其邀請,允應造訪太守府。陳蕃十分高興,立即派工匠做了一個榻,懸掛在梁上。徐稚來時,陳蕃親自把榻取下來,請徐稚坐,兩人惺惺相惜,秉燭夜談,談得十分愉悅?cè)谇ⅰ4熘勺吆?,陳蕃就把榻仍懸于梁上,從此沒有再用過,于是便有了“陳蕃之榻”的典故。
陳蕃后任大鴻臚,敢于直諫:“現(xiàn)在一些臣子見陛下有處理不妥的地方不勸諫,只圖陛下歡喜。內(nèi)侍通過不正當途徑得到封邑,寵臣無功受賞,引起日月失度,陰陽錯亂,稼禾不熟,民財不平。而宮女數(shù)千,油脂粉黛開支不可統(tǒng)計。請陛下?lián)裰覐纳?,讓選舉人才的事交尚書、三公辦理,使獎賞處罰,各有主管。”漢桓帝雖覺逆耳,但也不得不放出宮女500人。
延熹六年,漢桓帝率眾去廣成苑圍獵,陳蕃又引了皋陶勸虞舜、周公勸周成王、晏子勸齊景公勿打獵游樂的古事,并加以勸阻,但漢桓帝游興正濃,不采納。陳蕃任光祿勛時,與中郎將黃琬共同掌管選拔官吏之事,由于不肯偏袒權(quán)貴,遭豪門子弟誣陷控告,陳蕃憤然罷官而去。漢桓帝自知朝廷無棟梁,又請陳蕃當尚書仆射。陳蕃出山前,不由想起徐稚的話:“大木將顛,非一繩所維,何為棲棲不皇寧處?”陳蕃明白徐稚說的是國之實情,但他接受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儒家思想,身為朝臣,豈能容小人亂政?
延熹八年,陳蕃被封太尉,陳蕃辭讓:“循用舊典文章,臣不如太常胡廣;解說五典,臣不如議郎王暢;文武全才,臣不如弛刑徒李膺。”漢桓帝沒接受辭讓,也沒同意他舉薦。
被寵信的中常侍蘇康、管霸等人阿諛勾結(jié),誣陷大司農(nóng)劉祐、廷尉馮緄、河南尹李膺,陳蕃為之辯護,并支持官吏將作惡多端的小黃門趙津、惡霸張汜繩之以法,還沒收中常侍侯覽的財產(chǎn)。此舉引起內(nèi)侍群起告狀,漢桓帝震怒,眾臣見此,不敢再奏,唯有陳蕃挺身而出,獨自上疏:“陛下應斷絕堵塞內(nèi)侍寵臣干預政事之源,選用清正高尚之人,罷免斥退邪惡之流?!?/p>
陳蕃冒死起奏,令宦官們更加痛恨害怕。永康元年,漢桓帝卒,竇皇后執(zhí)掌朝政,竇皇后之兄竇武與陳蕃商議誅滅宦官。翌年,事泄,宦官曹節(jié)劫持13歲的漢靈帝與竇太后,誅殺竇武,又率宮中衛(wèi)士包圍了陳蕃,陳蕃率學士80人抵抗,被害。
(摘自《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