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解讀
◇張君民
第七十七章
【原文】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余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譯文】
自然規(guī)律不是很像拉弓射箭嗎?弦拉高了就壓低一些,弦拉低了就把它舉高一些,拉得過滿就把它放松一些,拉得不足就把它補充一些。自然的規(guī)律,是減少有余的而彌補不足的,可是社會的法則卻不是這樣,是減少不足的奉獻給有余的。那么,誰能夠減少有余的以補給天下人的不足呢?只有得道之人才可以做到。所以,有道的圣人做事不占有功勞,有所成就而不居功,永遠不愿意顯示自己的賢能。
【解讀】
本章老子以拉弓射箭作為比喻,射箭的時候要瞄準目標,其姿態(tài)要與目標保持相對的平衡,高了就壓低一些,低了就拉高一些;力量有余了就減少一些,力量不足了就增加一些,這樣才能射中目標。“損有余以補不足”,保持永遠的公正與平衡,這就是天之道。
隨后,老子尖銳地指出,違反天道的“人之道”,是“損不足以奉有余”,這是造成貧富差異和不公正、不平等現(xiàn)象的原因,是一切禍亂產生的根源,因為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明朝沈一貫在批判社會生活中存在的不平等現(xiàn)象時指出:“人之道則不然。裒聚窮賤之財,以媚尊貴者之心;下則箠楚流血,取之盡錙銖;上則多藏而不盡用,或用之如泥沙。損不足以奉有余,與天道異矣。”
“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嫌貧愛富、媚上欺下的思想,一直像魔咒一樣禁錮著大多數(shù)人的頭腦,致使一些人為富不仁、為貴不尊。因此,古代社會,人們渴望殺富濟貧者、仗義疏財者、扶弱抑強者的出現(xiàn)。哪怕是小偷,只要偷富人、不偷窮人,也會得到人們的贊美,被稱為“義偷”“義盜”。如燕子李三,就是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他專偷豪門富戶,從不騷擾貧苦百姓,作案后總要留點痕跡,把一只用白紙疊成的燕子留在作案的地方,或留下寫有“燕子李三”字樣的紙條,以表明明人不做暗事、好漢做事好漢當,這更使得他聲名大噪,有許多關于他的故事流傳至今。
中國自古以來的農民起義和政權更替,背后幾乎都有“劫富濟貧”的影子。秦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勝在動員起義時曾說“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李自成發(fā)動農民起義時,民間傳唱歌謠“開城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宋朝王小波起義,提出“均貧富”的口號……對平等的渴望,幾乎成了古時候普通百姓的奢求。
《水滸傳》為什么受到那么多讀者的喜愛,就是因為它描寫了一大批嘯聚山林、除暴安良、殺富濟貧、替天行道的英雄人物。而這些人物舉起義旗的宗旨就是“替天行道”。這里的“道”就是老子所說的“天之道”。一百單八條好漢中,身為大哥的宋江,有“及時雨”之稱。宋江為什么會被稱為“及時雨”呢?就是因為他對人十分慷慨,給人的幫助非常及時,使得許多得到他幫助的人,對他感恩戴德。盡管他武藝平平、智慧一般,但在群眾中的威信卻很高,這得益于他仗義疏財、“損有余以補不足”的品質。
作為普通人,我們也一定要從中得到啟示,當自己得到滿足的時候,決不要自我炫耀、自我宣揚,而要把多余的東西補給那些欠缺的人,為社會的公平增一份心、添一些力。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你給別人提供了幫助,也會給自己增添幸福。
(未完待續(xù))
(接上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