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慧《大地的云朵》讀后 ◇高海峰
翻開阿慧的《大地的云朵》,我備好了筆,煮好了茶,靜下了心,只為更好地貼近云朵,貼近她和他們。
標題的靈感,來源于阿慧把書中三十二個采訪對象統(tǒng)稱為“花”,當她在周口市區(qū)老火車站與三位拾棉工偶遇,到之后只身拉個箱子遠赴新疆,再到后來費盡周折、四處尋訪,這“第三十三朵花”的稱謂,就非她莫屬了,她也早就默認了。咱不能辜負了作者的這番努力、這顆心,不能讓那句熱辣辣的“老鄉(xiāng),俺來啦”落空不是?
拾棉工來去要在綠皮火車里煎熬三天三夜,吃不好、睡不成,追尋的似乎也不全是錢;作者呢?二十多天,與眾多拾棉工姐妹同吃一鍋飯,同擠一張床,“熱個死,冷個死,渴個死,累個死”,晚上去趟廁所嚇個死,又是為追尋什么?難道真如李大義老婆所說:“咱這個姐,是不是想在退休前提級工資?要不來這干啥,受洋罪!”
如果說作家的任務(wù)是把控時代脈搏、揭示人心人性的話,將三十二朵花放在新疆拾棉大軍中,將走訪放在花朵云朵相互映襯的新疆棉田自然是微不足道,但作者用特有的執(zhí)著給讀者留下了《大地的云朵》,已經(jīng)相當了不起,何況還是人們常說的“弱女子”所為!
拾棉工追尋什么?的確,他們大多是為抓錢而來?!懊倒迮闭f:“說實話,姐,我這心里矛盾著哩,肚子疼時,想著早一天拾完花,早一天能回家。一到地里,又恐怕把棉花拾完了,錢掙少了?!薄熬聘C姐”說,就是為“讓自己的晚年硬棒、有尊嚴地活著”,“憨女子”就是想給孩子治病救命,“耳環(huán)女”就是想“讓俺媽的金耳環(huán)大一點”,“有心男”就是要“扛上日子走”,“追夢女”就是想“回村蓋個大房子,想咋躺咋躺,想咋睡咋睡”,就是想“心里敞亮,出氣順暢”,作者說,是想給自己建個“安放尊嚴和靈魂的地方”。
但他們不僅僅在乎錢?!耙估锾劭薜臅r候,俺也想著回家,可是一想,人家張立又是掏錢買火車票,又是免費讓咱吃住,剛來幾天,還沒給人家拾幾斤棉花就走了,這對不住人啊,錢短人長哩”,自己掉了八個指甲蓋,仍想著“錢短人長”,這人活得多硬性啊!
“你不說就對了,有些話說了就收不回來。人家老板日子遇上了坎,咱能幫一把是一把,他地里的棉花,趁雪還未下,咱拾回去一點是一點。別說人家按斤付給咱錢,就是一分錢不給,咱也不忍心拋撒這神物?!边@是拾棉工付二妮對同伴說的話。自己再難再苦,也要竭盡所能幫遭難的人家。金錢?金錢能衡量出這種境界的分量嗎?再美的言辭能形容他們的精神嗎?
“人實在”與“人有錢”原本不是一個重量級,但作者阿慧的新疆之行,似乎又對此有了新的解讀。一張身份證、一紙介紹信、一個行李箱、一把女兒的嫁妝錢、遠在昌吉的幾個見過一面的文友,應(yīng)該是她行前的全部倚仗?;貋頃r“三十二朵花”似乎都成了她的親人,“繡花女”送了她一雙繡花鞋,說是“喜歡的東西要送給喜歡的人”,拾棉工還特意給她即將出嫁的女兒預(yù)備了“軟軟綿綿、幸幸福福一輩(被)子”的五福棉,“光棍男”還請她吃了一頓別樣的燒烤,她成了一個非常受歡迎的人。
“有心男”怎么說來著,“城里坐辦公室的人都大樣,你跟人家不一樣。在新疆拾棉花那會兒,大家伙兒都看出來了,你跟俺肩膀頭子一般高,眼睛鼻孔不朝上??吹闷鸢侈r(nóng)民,不嫌俺農(nóng)村人臟”。聽聽,這是何等中肯的“頒獎詞”!
為了堅守“自然、真心,不造作、不矯情”,為了尋找“那些隱蔽的真心與真相”,她與眾多拾棉工一起在大田里拾棉花,在大鐵鍋里吃飯,一起挨曬、受凍;她死乞白賴地和人擠一張床,只為和人混成親姐妹;她忍著恐懼,聽“移民女”趙月清講她給人接生時的危險。難怪“酒窩姐”會說“你跟來干什么,又不抓錢,白受洋罪”,會不解地嘟囔“還有這樣的人”。
別管哪種文體,筆者以為都少不了語言的梳妝打扮,而作者的語言則是源于她在生活深處的挖淘:“俺閨女、小子都上學(xué),個個喝錢的貨?!薄耙粋€研究生,一個本科生,我什么‘生’也不是,可是他們都是我生的?!薄百I個雞拴在鱉腿上,飛不了你,也爬不了它。”“不用了姐,有多長的胳膊夠多高的棗,夠不著的東西咱不夠。”“新疆的錢,不好拿,不是跪著就是爬……新疆的錢,不好掙,不是彎腰就是撅腚。新疆的紅票子,累死河南的半吊子?!?/p>
類似這樣的語言,光靠坐在辦公室咬筆桿拍腦袋,估計編不出來,作者用自己的真誠走近拾棉工,走入他們的心靈,鮮活的言語便像雨后的清泉一樣汩汩而出。這可能也正是作家必須深入生活的原因吧。
比起解剖別人,解剖自己無疑更難為情,在這方面,作者的確很坦率:“魏桂花直率得讓我慚愧,我和同事都想當官,但說出來的話,卻是不想當官?!薄白詡€兒偷笑一會兒,也暗自數(shù)落自個兒一通:你什么時候變得這么俗氣、貧氣、貪吃了呢?真讓人臉紅?!薄澳蔷头翘摌?gòu)吧,讓拾棉工們說自己的話、做自己的事、想自己所想,本色為之,原汁原味。我知道,最真實的其實是最動人的,最樸素的其實是最瑰麗的。”這也正是作品之所以能吸引人、感動人的地方。
過不了幾年,“拾棉工”這一稱謂就會漸漸淡出人們的記憶。多虧有《大地的云朵》,能幫我們再現(xiàn)、還原周口老鄉(xiāng)的那一段難忘經(jīng)歷。書評本應(yīng)重“評”,而我卻大多借助引用代替了自己的看法,不僅僅是喜歡,主要還是作品雋永、含蓄、耐咀嚼。我順便還說到了對作者的印象,沒有作者的樸實,《大地的云朵》又如何能被譽為“貼近大地脈動、仰望人性高遠的真誠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