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高考我的路
張翔升
作者簡介
張翔升, 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高級編輯,莫斯科大學博士研究生,先后獲得過中國新聞獎一等獎、中國電視新聞一等獎、中國電視新聞獎三等獎(2次)、中國殘疾人事業(yè)好新聞特別獎、河南省委、省政府好新聞特別獎、河南省新聞獎等多種榮譽。
每年高考過后,都有落榜的孩子會痛苦很久。不過,我覺得,這沒那么嚴重。
年輕時我也考過學。有不止一次,眼看我就要走人了,沒想到功虧一簣卻都是折在了最后一刻。
我沒有認輸。堅持著走了下來。
到最后,我讀完了碩士、博士。
我30多歲時,還是只有一張小學文憑。因為生病,念完小學后我沒再接著上學。
13歲那年,我患上了一種叫類風濕的病。這種病會讓關(guān)節(jié)慢慢變形,活動期也能讓人疼得生不如死。
退學治療一段后,病情漸漸穩(wěn)定了下來。沒想到又突然開始了文革運動,學校里也亂了,我也就沒再接著上學。
童年,我干過很多苦活累活:上山放羊,烈日下在河灘里砸石子,從輪窯里往外背滾燙的磚,在工地上送沙石、水泥……
這期間,我還學會了拉二胡、織毛衣、開火車。
1976年文革終于結(jié)束。1977年,中國恢復了高考。
因為非常清楚自己上過幾年學,所以,恢復高考后的前兩年,即1977、1978,我都沒敢去報名。
那時候,中國的第三產(chǎn)業(yè)還遠未起步,絕大多數(shù)工作都是靠體力,就連個澡堂都是屬于國企。因為走路得拄拐杖,所以我一直找不到我能干的活。我愁啊,今后,我靠什么吃飯生活?
這,我才開始了讀書考學。
在國內(nèi),我最后一次進考場是在1985年。
這年,考研突然冒出了個新詞,叫“同等學力”。也就是說,不管你上過幾年學,也不論你畢業(yè)于什么樣的學校,只要能證明自己能力夠,就讓報名,讓參加考試。
這一年,我以小學學歷報考了碩士研究生。最后,邁過初中、高中、大學,直接考進了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新聞系。
作為老三屆,我們這代人,有幸福童年的不多。而且,每個人所經(jīng)歷的苦難也是各不相同。
我爹媽都不識字。
因為窮,他們沒有上過一天學。
我小時候,盡管都已經(jīng)解放了,可我家還是窮得一貧如洗。長大后,眼見的現(xiàn)實促我猛醒:社會,它不可能絕對公平。若想找個好工作,要么你家里有人、有關(guān)系;要么你得有張好文憑。而我,既沒文憑又有病。若不考上學,恐怕我這輩子都難過上好日子。
考學的路,我走得非常苦,也很艱難、漫長。不過,最終我還是讀完了博士。到后來,我成了中央電視臺的高級編輯,也被多所大學聘為了教授。
1985年,我來北京上學,三年后獲碩士學位。
1988年,作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當年唯一的電視專業(yè)畢業(yè)生,我去央視找工作,人事辦竟不要我。我提筆給廣播電影電視部部長艾知生寫了封自薦信。艾部長讓要了我,把我要到了他辦公室。
出于對電視的熱愛,我從部機關(guān)又來到了央視。
幾十年來,除了編導《新聞聯(lián)播》外,我還編輯了中國第一本電視理論專著,撰寫過《中央電視臺新聞發(fā)展史》,獲得了包括《中國新聞獎》一等獎在內(nèi)的九次新聞獎。同時,我也被浙江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山東大學等多所大學聘為了教授。
我還去過美國和俄羅斯的大學,給他們的學生授過課。
在中國主流媒體上,包括《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光明日報》《經(jīng)濟日報》《中國青年報》《經(jīng)濟參考報》《環(huán)球時報》《中國消費者報》……,我都發(fā)表過作品。
回首看,今天看似再尋常不過的高考,當年卻是我們這代人望眼欲穿的盼。亦可以說,是高考讓我們這些窮人家的孩子有了博弈平臺,我們才有了改變命運的機會。
我八歲那年,母親因病去世。
我是跪在媽跟前,看著媽躺在地下的草甸上慢慢閉上眼走的。媽咽氣后,我拉起媽那干枯的手想讓媽再摸摸我的臉,然而,母親的手卻慢慢變涼了。我再也沒有媽了……
到該長個時,遇上了三年大饑荒。記憶中,這三年,我很少吃過飽飯。
患上類風濕后,有好多年,我不會翻身,不會坐,得拄著拐杖才能挪步。
長大后,我想當播音員,因為這工作不用多走路。行家說我音質(zhì)很好,可又說我鼻音有點重。我找醫(yī)生給鼻子做手術(shù)。不料,術(shù)中發(fā)生了意外,我流血差點沒流死!
鼻音重治愈后,我找單位自薦。我就想試試自己的本事。湖北人民廣播電臺審聽了我的錄音后說:“反映很好,他們想要我,可該省組織部門不同意從外省吸收干部……”。
再找一家省臺試試。
這一次,基本上成了。云南人民廣播電臺轉(zhuǎn)告我:他們研究后已定下了要我。沒過多久,他們派人來鄭州國棉四廠接我。沒料到,政審,我被身邊一小職員墊了一磚!沒走成。
光陰如梭。我不敢再接著耗時自薦,該抓緊去考一次大學了。
1979年,我參加了高考。
那時,白天我得上班,所以只能晚上讀書。白天累了一天,晚上一過10點就犯困。我大喝濃茶,不行,還是困。后來我發(fā)現(xiàn)饑餓有用,不準自己吃晚飯,在饑餓中讀書能堅持過十二點。為了把最后一點兒時間都擠出來,冬天里睡覺,我常是10天8天才脫一次衣服。
這是我第一次,也是我唯一一次考本科。我報了俄語專業(yè)。
這年,中國最棒的大學在河南的俄語錄取線是241分,我考了297分,超過錄取線56分!
我曾想:在當年所有俄語專業(yè)考生中,我的分會不會是全國第一?
然而,也就是從這年,從1979年起,外語專業(yè)開始有了年齡限制,不得大于23歲。
我超齡了,又沒走成。
從年齡上來看,普通高考于我已不再有緣。若想上學,我也只有考研究生了?!?/p>
1982年,我報了北京廣播學院的碩士研究生??挤殖鰜砗螅瑢熜旌憬o我說:“今年考我的學生中,還數(shù)你分最高??赡阆胂?,你只是個工人,又沒上過大學,我們是招老師的……”
考了第一人家都不要,那就趕快止損轉(zhuǎn)個方向吧。我這才選了與播音比較接近的專業(yè)——新聞學。
1984年,我去復旦新聞系參加碩士生復試?!?/p>
面試過程中,有老師問起我畢業(yè)于哪所大學。我如實回答:“小學畢業(yè)以后我沒再上過學?!?/p>
……
面試臨結(jié)束時,一位面容慈祥的長者緩緩地說:“復旦,它不是一般的大學。我們建校已經(jīng)79年了。上個月,里根總統(tǒng)和夫人還來我校做了演講。就你這情況,在復旦,還沒有先例……”
再次被拒。
被拒那天下午,我站在黃浦江邊放聲大哭!
日落黃昏后,盡管從我面前走過的行人多如過江之鯽,可我連一個想傾訴的人都找不到……
后半夜,熙攘的人群早已散去。昏暗燈光下,江邊堤岸上只剩下了我孤零零一人。江面上吹來的涼風讓我漸漸平靜了下來。我心想:這一次,我已經(jīng)摸到新聞系的門了。離我上學的日子,它還會遠嗎?
明年再考!
第二年,我終于如愿考進了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新聞系。
烏拉!
在這里,不看學歷重成績。而且,德高望重、學富五車的新聞界前輩也是薈萃云集。
讀書的路,我沒有就此止步。
2000年,眼看就要過年了,我又打點行李負笈出發(fā),去莫斯科大學讀博士研究生。
一進莫大新聞系,我立刻像往常一樣又開始發(fā)狠!倆月不到,就背會了6000多個單詞。
那時,車臣戰(zhàn)爭正打得激烈,莫斯科市內(nèi)的爆炸也是接連不斷。光頭黨、恐怖分子、馬匪……就連警察,都趁著亂專好襲擊搶劫中國人。
曾有一次,我被幾個光頭黨打得滿嘴是血,眼鏡都被打飛。我發(fā)誓:今后上學我一定帶把刀!可有同學告訴我:“這不行。憑你身上帶有刀,警察可以隨時抓走你……”
此后,上學路上,每次換車,我都是回頭先往后看,唯恐再次遭到襲擊……
俄國留學的日子,往多里說,滿紙都是淚……
……
數(shù)年過后。論文幾經(jīng)修改已經(jīng)付梓,連答辯的日期都已經(jīng)定了下來,沒想到,因我沒有學士證書,答辯又被突然叫停。
后來,教育部于繼海司長訪俄期間聽說了我的事。在他幫助下,由中國駐俄大使館教育參贊裴玉芳出面,經(jīng)俄羅斯教育部領(lǐng)導特批,我才被準予答辯。
答辯獲全票一致通過。
我之所以提及這陳年往事,也是想給年輕人說:人,哪兒能事事都順?考砸一次,它真的是小事一樁,甚至都不值一提。年輕,就是你的資本你的優(yōu)勢,你完全還可以從頭再來。
讀書,什么時候邁腿都不算晚,千萬別認為沒有了路。
遇到挫折,不必怨天,也更別責怪父母。有志向的孩子拼世界,無能的孩子才懟爹媽。
想想看:普天下,誰給的愛能多于自己父母?
逢進必考,在中國已成常態(tài)。較之過去,社會已有了太多公平。
祖國今天,國力日漸強大。沒有饑饉,沒有戰(zhàn)亂。有幾人還在為三餐而愁?你們趕上了一個好時代!
千萬別信“寒門難出貴子”這些鬼話。
復旦拒了我后,我來北京找學校。白天,我在小飯館里撿著吃;夜里,和要飯的一起,睡北京火車站候車室。也都過來了。
人,想要成功,說難也易。
勤思考,會規(guī)劃,守誠信,愛助人,有毅力。
只要你能真正做好上述這五點,我相信,成功離你也就不會太遠了。
一個人,出生的家庭無權(quán)選,而要走的路你可以自己定。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你若能把這次考砸的原因分析透,把痛苦用對了地方,遇一次挫折可能還是件好事。它能讓人立志,讓人發(fā)狠,甚至會變成超能。
誠然,也可先問問自己:去年備考時,你發(fā)的狠、你所付出的力,能否超過你身邊其他所有同學?
光陰荏苒,歲月催人老。
不會忘:當年我在鄭州大學蹭課,車得基校長知道我后,他像父親一樣傾力幫助我這個在校園里轉(zhuǎn)悠的窮孩子。祝一清副校長則是把每期的《半月談》都給我攢齊。
不會忘:那許多曾幫過我的老師:導師錢辛波,老師商愷、張連德;義馬礦務(wù)局子弟小學的趙成恩;鄭州大學的劉越石、陳漢生、陳克、王琪、王洪祥等多位老師。
于我,他們恩重如山!
你們還年輕,請別負韶華。
許多人,之所以一生都在受苦,那是因為他唯獨受不了讀書這份苦。
想考上個好點的名校,拋開智商咱不說,首先你得把力給它用到極限!
別等到老了,再為年輕時未曾努力而悔恨,因為此時皆晚。
年輕時多吃點苦,不是什么壞事??嘧x一年,明年再去考一把。很可能,你也就成了。
這,才對得起父母,對得起青春,對得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