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8日
第06版:副刊 PDF版

父親的人生“底片”

爾東

多年來,一直想為父親寫些什么,但總找不到好的切入點。

父親是一名樸實的農(nóng)民,離開我們已28年之久,因為那個年代的特殊性,他沒有留給家人一張照片,這成了我心中莫大的遺憾。

隨著清明漸近,想念父親的情緒愈加濃重,那份無法割舍的親情一次次涌上心頭。我開始思索,如何才能找到父親的一張照片,來慰藉我無法安放的思念。

幾天前,我給家鄉(xiāng)的一位老同學(xué)打了電話,請他幫忙到派出所檔案室尋找照片。當(dāng)天下午,他就打來電話,說找到了父親當(dāng)年身份信息的原始資料,遺憾的是由于年代久遠(yuǎn),照片不慎丟失,只有一張1989年時的底片,不知道還能不能沖洗出來。隨后,他把底片拍照通過微信發(fā)了過來。時隔多年,第一次感覺父親離我這么近,雖然只是一張底片,但父親年輕時的輪廓依然清晰可見。那一刻,我眼圈泛紅。

在等待照片沖洗的那幾天,我再次夢見了父親。他還是原來的樣子,沒有和我說任何話,只是看著我笑,熟悉又陌生。

父親是個苦命人。他出生在安徽省阜陽市郊區(qū)一個貧困的家庭,從小失去雙親,唯一的妹妹也在3歲時溺水身亡。后來,他跟著他的二叔生活。趕上安徽大旱,嚴(yán)重的自然災(zāi)害讓剛滿10歲的父親食不果腹,經(jīng)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有一次,他聽村里的大人們議論,幾百公里外的河南糧食吃不完,瓜果隨便吃,便和幾個小伙伴相約爬上了一輛過路的拉煤車,一路向西到了與安徽毗鄰的河南境內(nèi)。到了才發(fā)現(xiàn),河南也并不像大人們所說的那樣有吃不完的白面饃饃。

既來之,則安之。父親和他的小伙伴們“各自為戰(zhàn)”,開始了乞討的生活。一個才10歲的孩子,衣衫襤褸,挨家挨戶要飯吃,有時候還要被惡狗追咬,甚至被當(dāng)?shù)氐暮⒆幼反?,想想都讓人心疼。父親流浪一個多月后被一戶人家收養(yǎng),這戶人家有4個閨女,沒有兒子。自此,父親算有了個落腳的地方。

這些都是后來母親告訴我們的,不知道什么原因,父親從來沒有提過一句。

再后來,父親就來到了奶奶家。爺爺在航運公司上班,常年不在家,兩人也一直沒有孩子。奶奶是個善良的人,第一眼看到瘦小的父親時就流了淚,連夜給父親縫制了兩套新衣服。父親第一次穿上新衣服,吃上大米飯,激動得放聲大哭,跪在奶奶身邊,喊了一聲“娘”!從此以后,父親便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家。

日子一天天流逝,歲月的河流在悄無聲息中流淌。在爺爺奶奶的操持下,父親漸漸長大,娶妻生子,過上了平凡而寧靜的生活。

十幾年后,已擔(dān)任村生產(chǎn)隊長的父親憑借模糊的記憶回了一趟安徽阜陽老家,住了幾天后回來,把自己關(guān)在屋里,一整天沒有出門。原來,那個年代的安徽農(nóng)村依舊很貧窮,他二叔家中依然是一貧如洗,家里幾口人就一床棉被,連件像樣的棉衣都沒有。

幾天后,父親帶著村里的技術(shù)員再次回到他的老家,手把手教會村民棉花種植技術(shù)。據(jù)說那一年,老家村子里的棉花大豐收,家家都添置了暖和的棉被。

其實父親也有改變自己命運的機(jī)會。爺爺從航運公司退休那一年,國家還在實行“接班”制度,年近四十的父親可以順理成章地接替上班,成為一名讓人羨慕的正式工。那個時候的正式工就意味著吃上了商品糧,甚至能成為“城里人”。但父親沒有過多考慮,把指標(biāo)讓給了大哥,自己依然在家種地。

父親開過小賣部,干過小飯店,甚至為了給我和二哥籌學(xué)費還到建筑工地上搬磚。天下的父母都是無私的,在我的記憶中,父親對我們兄弟幾個不偏不向,他言語不多,卻總在以身作則。有一年冬天,臨近春節(jié),奶奶半夜高燒不退?;琶χ懈赣H顧不上穿棉襖,用架子車?yán)棠叹拖г谝鼓恢?。?dāng)時下著大雪,路面濕滑,他一口氣把奶奶拉到3公里之外的診所。到地方才發(fā)現(xiàn),自己渾身是汗,濕漉漉的頭發(fā)已經(jīng)結(jié)了冰。

1997年臨近春節(jié),由于過度操勞,父親突然病倒了,那一年我17歲,父親56歲。在縣城醫(yī)院里,醫(yī)生給出了一個我們不愿意接受的現(xiàn)實——父親得了癌癥。母親一夜白頭,她說:“就算砸鍋賣鐵也要給恁爹看??!”母親拿出幾千元錢交到醫(yī)院。然而不到一個月,醫(yī)院就催著續(xù)費。

那段時間,我暫時輟學(xué)了,每天不是在醫(yī)院侍候父親,就是騎著家里唯一的破自行車帶著母親四處借錢。

幾天后,父親知道了自己的病情。父親說他不怕死,唯一感到遺憾的是,生活剛安穩(wěn)下來,還沒來得及給年近八旬的老娘盡孝……

隨后的一段時間,父親一直叫嚷著要回家,他知道為了給他治病,家中已經(jīng)一貧如洗。

回到家中的父親病情反而好了很多,時不時起床在院子里走走,還能吃點面葉、米粥。都說土方子治百病,于是母親四處打聽哪里有治病的土方子,配合著便宜的中草藥讓父親服下。

然而,無情的病魔還是奪走了父親的生命,1997年初冬,父親走了,永遠(yuǎn)地離開了我們。

父親的照片終于洗出來了,時隔28年,我再次與父親“見面”。照片中的父親時年45歲,一頭烏黑的濃發(fā),滿臉淺淺的皺紋,穿著樸素的中山裝,眼神中透出慈祥與善良,一如我夢中無數(shù)次見到的模樣。那一刻,我的眼淚奪眶而出!

當(dāng)晚,我又夢見了父親,他的身影卻越來越模糊,最終模糊成底片中的模樣。

2025-03-28 爾東 1 1 周口日報 content_270195.html 1 父親的人生“底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