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猛
“預制菜”大家都熟悉,可是你聽說過“預制人”嗎?這個網(wǎng)絡熱詞多用于形容缺乏深度思考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人。在實際工作中,有時也能聞到“預制”的味道,一些黨員干部只會按照老一套的方法處理各項事務,呈現(xiàn)出思維僵化、行為固化、心態(tài)老化的現(xiàn)象。
信息爆炸時代,人們每天接收大量碎片化信息,導致注意力分散,很難保持專注的狀態(tài),也使得許多人不愿意進行有深度的思考,進而形成了思維定式和行為模式固化。遇到困難和挑戰(zhàn),部分人傾向于用已有模板和“標準答案”來應對復雜多變的問題,不愿花費精力去深入分析、理解和判斷。
面對具體工作,“有沒有模板”成了部分黨員干部的第一反應,他們傾向于從過往的經(jīng)驗中尋找“萬能答案”,又或是將相關文件簡單地“改頭換面”……這種“模板化”的工作方式,看似省時省力,實則是一種惰性思維,長此以往,個人會逐漸失去靈活性、創(chuàng)新性。
當工作缺乏參照、措施沒有模板時,一些黨員干部漸漸把“我不會”“做不來”掛在嘴邊,“躺平”“擺爛”成為常態(tài)。黨員干部應破除“預制人”狀態(tài),從一切不合時宜的思維定式、固有模式、路徑依賴中解放出來,培養(yǎng)良好的主動性思維,進一步激發(fā)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活力,在實踐中提出新思路、拿出新舉措、走出新路徑。②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