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記為國家捐獻19件文物的商水農民何剛
故宮何剛追思會。資料圖片
何剛。資料圖片
何剛捐獻的文物。資料圖片
記者付永奇
他有一顆金子般的心,在物質匱乏、“萬元戶”稀缺的上世紀80年代,生活清貧的他在利益誘惑下不動搖,將19件珍貴元代銀器捐贈給故宮博物院。
他的捐贈填補了故宮博物院收藏元代銀器藏品的空白。
將從自家院中挖到的珍貴文物全部捐給國家,作為農民,他是頭一個。
他去世后,故宮為其舉行追思會,這在故宮博物院的歷史上也是第一次。
1月4日,商水大地雪花飛舞,銀裝素裹。在何剛入選2017“感動中原”十大年度人物候選人之際,記者連線何剛之子何俊清,對其家人進行采訪,回顧何剛大義善舉,分享俊清夫婦生活心得,言語之中,一股暖流回蕩在電話兩端。
何俊清告訴記者,2017年6月送走了父親,家里一時空蕩蕩的,之前規(guī)律的生活一下被打亂。好在愛人王小莉8月產下雙胞胎女兒,沉寂冷落幾個月的小院又有了生機。不過麻煩也接踵而來,爺爺奶奶都80多歲了,身體不是很好。爺爺骨股頭壞死,經過治療有所好轉,拄著拐杖生活勉強能自理,奶奶2017年4月摔傷后恢復得不是很好,走路不能堅持50米距離。兩個幾個月大的孩子,兩個80多歲的老人,都需要照顧,何俊清夫婦沒法外出打工掙錢,只好待在家里維系這個特殊的家?!半m然天天很累,雖然生活困難,但一想到父親,我就變得堅強起來,父親的深明大義時刻影響著我,父親的言傳身教,我永遠不會忘記。”追憶起父親,何俊清又動了情。
深明大義無私捐贈
何剛是商水縣固墻鎮(zhèn)固墻村農民。
1985年深秋,22歲的何剛正忙著準備翻修房子挖地基,突然鐵鍬碰到了一塊堅硬的東西,小心挖下去,一口大缸呈現在眼前。里面有小瓶子、小盤子和小船,好像都鑲了金鍍了銀。何剛挖到“寶貝”的消息迅速傳遍了不大的村子。有人偷偷找他,愿意給他一袋子錢,讓把這些寶貝賣給他,但耿直的何剛死活不松口。
時任村黨支部書記劉洪恩是退伍軍人,認識的人多。他通過戰(zhàn)友輾轉聯系到當時在故宮博物院當警衛(wèi)員的崔寶賢。崔寶賢知道后迅速幫何剛聯系到了故宮博物院的文物專家,經鑒定,何剛挖到的“寶貝”都是國家重要保護文物。當中的銀器,被定為二級甲文物的1件,二級乙文物11件,三級文物5件,一般文物2件。何剛3次往返故宮,將全部文物包括裝文物的大缸交出。
“作為農民,把自家宅基地里挖出來的文物全部上交給國家,何剛是第一個。”故宮博物院文物管理處原處長梁金生說,元朝歷史比較短,當時生產的銀器少,后世存量也少,故宮沒這方面的藏品。何剛捐獻的這批元代窖藏銀器,填補了故宮博物院藏品的空白。
為了鼓勵與紀念捐贈者,何剛的名字被鐫刻在故宮博物院專門為捐獻者設立的“景仁榜”上。
命運多舛貧賤不移
當時捐獻文物的數量之多,價值之重,讓何剛成了當地的“名人”。在進京捐獻文物的同年,年輕的何剛迎來了女兒的降生,但在一次家庭矛盾中,何剛的妻子一時生氣拗不過彎兒,選擇了輕生,留下剛剛學會走路的女兒。為了這個家,何剛從悲痛中走了出來,在親戚朋友的撮合下迎來了第二任妻子。妻子是勤快麻利的人,從前雜亂零碎的家在妻子的規(guī)整下逐漸步入正軌。不久,夫妻二人又先后迎來了二女兒何艷華和小兒子何俊清。
家里人多了,開銷自然也就增多了,5畝地已不能滿足一家人生活的基本需要,何剛決定出去闖闖。作為普通農民,一沒文化,二沒技術,何剛走到哪都只能干臨時工。那些年,何剛去上海搞過綠化,去山東當過建筑工,甚至還在江蘇無錫收過一段時間的破爛……有一年暑假,何俊清與外出打工的父母難得地共同生活了一段時間?!吧钫娌皇且话愕钠D辛,家里面也沒啥錢,真的是啥都不舍得吃,父親經常會拿些當地人的剩菜回來,給我們改善伙食?!焙慰∏逶趺匆矝]想到父母的打工生活條件這么差。
但不幸再次降臨,何剛的第二任妻子又被查出罹患尿毒癥。數額龐大的手術治療費徹底壓垮了這個普通的農村家庭,積攢多年的錢全部拿出來了,親戚鄰里能夠借的也都借過了,再加上老的老、小的小,一大家人的重擔全部壓在何剛一個人身上。
屋漏偏逢連夜雨,在妻子尿毒癥不治去世之后的第三年,何剛的老父親又查出股骨頭壞死,雙目幾乎完全失明,生活也不能自理。還沒有從妻子離世的陰影中走出來的何剛,那一段時間整個人幾乎接近崩潰的狀態(tài)。
在生活重壓的極度窘迫之下,有的鄉(xiāng)親建議何剛去故宮博物院要“幫助”。何剛心里糾結,總覺得這“不道義”。后來,何剛生活窘困的消息傳到北京,故宮博物院兩次為他申請了10萬元的“生活補助”。
意外身故各界悼念
2017年5月30日,何剛在一次工程意外中不幸身故。6月16日,故宮博物院網站發(fā)文悼念,稱其為“對中國文物博物館事業(yè)作出貢獻的無私捐贈者”。6月22日,故宮博物院為何剛舉行追思會,這在故宮博物院的歷史上是第一次。
何剛的事跡經本報和其他媒體報道后,在網上引起廣泛關注,人民網、新華社、中新網和環(huán)球網等中央媒體和齊魯網、新疆網等地方網站紛紛轉載,今日頭條、新浪、騰訊、網易等網站也關注置頂。何剛的事跡在朋友圈被刷屏,大家以各種形式為何剛致敬送行。
“面對出土的19件珍貴銀器,這位淳樸的農民拒絕了高額的經濟利益,想到了國家,想到了國家文物保護收藏單位故宮博物院。只有每一位普通民眾能傾心地保護身邊的文化遺產,文化遺產才能最安全和最有尊嚴?!惫蕦m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說,“對于故宮博物院來說,何剛不僅是一名飽經滄桑、性格剛強的普通農民,更是一位深明大義、既有覺悟又有感情的文物保護者和捐贈者。”
2017年6月20日,商水縣委書記馬衛(wèi)東,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李本磊看望何剛家屬。馬衛(wèi)東見到何剛的父母,詳細詢問了兩位老人的身體情況以及家中現在的生活狀況。馬衛(wèi)東說,何剛同志作為商水縣一名樸實的農民群眾,雖然過著清貧的日子,但在利益的誘惑下不動搖,體現了一種深明大義的無私情懷,是對祖國的大愛,也是全縣人民的驕傲。黨和政府不會忘記,要大力弘揚這種自覺保護出土文物的行動,營造個人捐獻文物的良好氛圍,傳播社會正能量。
“各級領導對父親的褒獎讓我自豪,社會各界對我們家的關愛讓我感動。我一定以父親為榜樣,做一個正直、善良和有奉獻精神的好人。”何俊清在電話中語氣堅定地告訴記者。
教育家陶行知說:“人生為一大事來?!比绾巫鰝€好人就是每個人此生要完成的大事。何剛無私捐贈的行為是一種樸素毫不自私的文物保護精神,是一種樸實無華的奉獻精神,他完成了自己的人生大事,他的義舉將被后人銘記。
掃碼二維碼關注周口日報官方微信